【回国故乡游散记( 3 )-------成都出行的一点印象】
见图1就是人行道上乱停车
在加拿大境内所见到的多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那翠绿的神秘有时感到深浓得令人可怕,在成都所见到的多是一望平畴,神秘翠绿意虽要逊色些,但故乡的亲密意似乎是要浓厚些的.这就是成都留给我最令人回味的印象,这已和`我阔别了好几年了
.今年年初,我由多伦多乘坐加航直飞北京的航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再转乘飞机回成都.飞机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正晚间十时.有点感到渺茫也有点感到荒疏,幸好机场上有我的一位亲戚来接我.机场的大厅内,见有长条横幅的标帜张挂着,是成都欢迎你.一回到了成都还是感到那样的亲切,这就并不比到了国外那样生疏.我们各人手提着行李,跟随着人流一道,稍微落后地走出了机场大厅.厅外的车道上见有出租车排着长队迎客.
我们坐上了一部出租车,快速地向市中心驶去.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场高速公路两旁突现有好些空旷而荒凉的地面,,在大多数建成的 别墅群之中每每突然又出现一两幢高大的西式建筑.出租车载着我们,快速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从车窗向外望去,夜色已是相当深远,但白天沿途应当呈现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大兴土木建设.汽车经由机场高速路驶入通往市区的人民南路,途中经过了成都的天府广场和熊猫广场,在照片和记忆里久已熟悉了的天府广场,及北端的四川展览馆和馆前耸立的汉白玉的巨大的毛主席的雕像,都呈现在柔和的灯光中在表示欢迎,好象在对我说:”欢迎你,老乡,从海外归来了!”.
地铁大约是成都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吧.2006年下半年南北向的地铁一号线动工建设,历时将近4年,今年下半年在大体上可以说完全竣工了.建筑的规模,显然是不小的.在城区南北主干道上,到处都摆设着地铁的建设工地,有的地铁的站口已初具成型,车站站名有标示可见,有的正在赶建临时的车站,为赶在今年十.一之前,全线通车作准备.,有些站台装饰得很简陋,仅在街道的一侧设有车站,很不方便街道另一侧的乘客乘车.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的乘客,要横穿过车流如织的大街,到达设在彼侧的车站,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知今后会否有改进.很明显这样的设计是很不方便大众的.,工程师的设计应该是很费了苦心,但要做到像北美城市地铁设计更人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现代国家,除了在它首都之外,至少在省级以上的,人口近千万的大城市应该建地铁交通系统的.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的城市地铁是一百多年前殖民主义的帝国主义时代传下来的城市的交通系统,极尽其发挥巨大作用的功能.俄罗斯莫斯科,法国巴黎,西班牙的马德里,日本东京地铁也并不弱.和这些比较起来,我们成都市的地铁即使要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似乎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象成都这样一座大城,开始发展地铁,确实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
这样一座堂堂的人口超过1060万的大都市市内的交通是比较落后的.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靠公共汽车.白天街道挤得可怕,遍街的私人轿车夹杂在公共汽车之中,车流缓缓地朝前移动,交通严重地阻塞.市民还流行骑车体宽大的电动自行车,这就毫无疑问使得本来平坦而广阔的大道,更被占道,竟没有多少车道可用了,这样自然会存在很多交通隐患,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骑车体宽大的电动自行车手根本不管红绿灯,当行人遇绿灯穿过人行横道线时,却不要求在红灯一侧的行人,骑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人与汽车一样停在斑马线上等绿灯亮后再通行,他们都可随便而漠然地飞速地穿过人群,趁人不备时,把行人吓得惊慌失措,这样的恶运更是降临到老年人头上,我亲眼看到不少年老者过街是战战兢兢,无助地的情形.这是我回国以后与加拿大和美国秩序井然的交通相比最不习惯的地方.
比起北美来,总是汽车先礼让走在人行横道线上的行人先通过,然后再缓缓地驶过.想到这点,倒反而觉得社会风尚的反差太大.更混乱的是汽车右转弯时根本不顾及正走在人行横道线上的行人,一路向前狂奔,路人稍有躲闪不及,便会大祸临头.还时常发生遇绿灯亮正走在人行横道线上的行人突然遭遇不知从什么地方飞窜而来的汽车,被吓得魂飞胆散,防不胜防.
再者就是汽车闯红灯很普遍地存在,也没有见有什么有力的措施加以强行地制止.形成这种交通特有的现象,使交通法规形通虚设,这明显地反映出法制不建全.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复杂,像加拿大和美国的城市一样,坚决执行,在一切的十字路口遇红灯不管是行人,骑自行车,骑电动自行车的均与汽车一样对待停在斑马线上,等绿灯亮后,才得通过.这样坚持下去交通就会有章法了,秩序也会很快改观.
的确,我游览了成都城还有一个感觉,便是成都城还是一座汽车到处随便乱停车的城市,人行道上,路边上随处可见到处乱停的汽车.有一次我们在一家餐馆用完餐出来,顺便步行回家.我沿着人行道往南走.街的这一带都是餐馆,空气中炒菜的油烟味是很浓重的.每隔着一家餐馆的门前人行道上就停满了进餐者的汽车.人行道也被阻塞住,常常只好绕道而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小贩占道摆摊经营也很严重,据称有新闻报道过,城管对占道摆摊经营的小贩处置粗暴,导致公众不满,现在城管摄于公众的压力,不大敢管,而放松了对小贩的管理.因此占道摆摊经营的小贩在这座都市里就畸形繁荣.交通益发显得阻塞了.还有特别是在夜晚,在歌厅,舞厅,俱乐部,酒巴门前的人行道上更是随便毫不介意的停车.为本来交通阻塞的困境更添加了困难.
别的什么创建成都为世界级现代田园般的城市,打造亲水活水的成都,那些宏伟的惊人的规划暂且别提了,单为重观聸起见,对这座城市交通的整顿似乎是刻不容缓了.然而专爱进行理论指导的先生们却把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宏伟的规划蓝图上, 而让市民们出行难的与之宏伟的规划相比是显得那么微末.却没有更积极性的建设性工作来解决,如果真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更和市井生活接近,更能打造一个和谐社会了.
国内高速的[城市化],令47%的人口,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一个城市可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成都市的城区,特别是繁华的大街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人,成都,我看是一座标准的中国西部城市,它风韵多彩,有山,有水,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长于饮食文化,好客,然而最典型的,却是人多,人多,到处都是人, 到处都是永远川流不息的人群.繁华的街市上永远都是人多得惊人,多到肩摩踵接的程度.城市的人口已增加到了1060万人,早已超出了城市能容纳的能力, 就拿基础设施、就业、交通、住房,犯罪率的攀升等内容来说,都是成都这座城市不堪承受的。不知道这样城市人口爆炸式地发展下去,会成为什么样一种结果?
虽然成都在城市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一直在朝前发展,已经快扩展到邻近的温江县了,已修了绕城的三环路后,但有人告诉我即将修四环路,而且已开始规划五环路了.我觉得中国除了东北的北大荒外,再没有成都平原这样肥沃的土地了.平坦,土地黑幽幽的,水到渠成.一切都具备了盛产农作物的条件;但这一切正在离我们远去,却不免怀着无限的恋慕年少时所见的田园风光和秋季丰收的盛况.
成都是四川省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街市的建设已经修得较现代化了.但建筑倒没有什么特点,单从表面上看来,就是高大灰蒙蒙的青灰色的一片水泥的森林,有的地方颇显得杂乱无章.市中心绿化地带和必备可供休闲的广场几乎没有,特别茂盛而壮大的路树复盖的街路也少.成都城区的本应该绿化的土地被占用来修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的公寓大楼.大量交通工具多用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出租车少,在交通高峰期间,很难搭乘.原有人力的三轮车,现被取缔.不许上路了.路边常见进城的农民买的电动三轮车兜客,属不合法,常遇城管和交警执法被没收.
要说的话都感觉有点啰嗦,然而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心境一镇静,思虑苏活了起来,但毕竟心里想到的总是寄希望于故乡成都,尽快地完美,完善起来,成都毕竟在发展的轨道上全高速地飞跑,很快就会将旧的成都抛在我们后面.成都的前景,我相信今后回更加灿烂辉煌的.
2010年5月26日完稿
在加拿大境内所见到的多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那翠绿的神秘有时感到深浓得令人可怕,在成都所见到的多是一望平畴,神秘翠绿意虽要逊色些,但故乡的亲密意似乎是要浓厚些的.这就是成都留给我最令人回味的印象,这已和`我阔别了好几年了
.今年年初,我由多伦多乘坐加航直飞北京的航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再转乘飞机回成都.飞机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正晚间十时.有点感到渺茫也有点感到荒疏,幸好机场上有我的一位亲戚来接我.机场的大厅内,见有长条横幅的标帜张挂着,是成都欢迎你.一回到了成都还是感到那样的亲切,这就并不比到了国外那样生疏.我们各人手提着行李,跟随着人流一道,稍微落后地走出了机场大厅.厅外的车道上见有出租车排着长队迎客.
我们坐上了一部出租车,快速地向市中心驶去.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场高速公路两旁突现有好些空旷而荒凉的地面,,在大多数建成的 别墅群之中每每突然又出现一两幢高大的西式建筑.出租车载着我们,快速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从车窗向外望去,夜色已是相当深远,但白天沿途应当呈现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大兴土木建设.汽车经由机场高速路驶入通往市区的人民南路,途中经过了成都的天府广场和熊猫广场,在照片和记忆里久已熟悉了的天府广场,及北端的四川展览馆和馆前耸立的汉白玉的巨大的毛主席的雕像,都呈现在柔和的灯光中在表示欢迎,好象在对我说:”欢迎你,老乡,从海外归来了!”.
地铁大约是成都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吧.2006年下半年南北向的地铁一号线动工建设,历时将近4年,今年下半年在大体上可以说完全竣工了.建筑的规模,显然是不小的.在城区南北主干道上,到处都摆设着地铁的建设工地,有的地铁的站口已初具成型,车站站名有标示可见,有的正在赶建临时的车站,为赶在今年十.一之前,全线通车作准备.,有些站台装饰得很简陋,仅在街道的一侧设有车站,很不方便街道另一侧的乘客乘车.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的乘客,要横穿过车流如织的大街,到达设在彼侧的车站,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知今后会否有改进.很明显这样的设计是很不方便大众的.,工程师的设计应该是很费了苦心,但要做到像北美城市地铁设计更人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现代国家,除了在它首都之外,至少在省级以上的,人口近千万的大城市应该建地铁交通系统的.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的城市地铁是一百多年前殖民主义的帝国主义时代传下来的城市的交通系统,极尽其发挥巨大作用的功能.俄罗斯莫斯科,法国巴黎,西班牙的马德里,日本东京地铁也并不弱.和这些比较起来,我们成都市的地铁即使要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似乎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象成都这样一座大城,开始发展地铁,确实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
这样一座堂堂的人口超过1060万的大都市市内的交通是比较落后的.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靠公共汽车.白天街道挤得可怕,遍街的私人轿车夹杂在公共汽车之中,车流缓缓地朝前移动,交通严重地阻塞.市民还流行骑车体宽大的电动自行车,这就毫无疑问使得本来平坦而广阔的大道,更被占道,竟没有多少车道可用了,这样自然会存在很多交通隐患,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骑车体宽大的电动自行车手根本不管红绿灯,当行人遇绿灯穿过人行横道线时,却不要求在红灯一侧的行人,骑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人与汽车一样停在斑马线上等绿灯亮后再通行,他们都可随便而漠然地飞速地穿过人群,趁人不备时,把行人吓得惊慌失措,这样的恶运更是降临到老年人头上,我亲眼看到不少年老者过街是战战兢兢,无助地的情形.这是我回国以后与加拿大和美国秩序井然的交通相比最不习惯的地方.
比起北美来,总是汽车先礼让走在人行横道线上的行人先通过,然后再缓缓地驶过.想到这点,倒反而觉得社会风尚的反差太大.更混乱的是汽车右转弯时根本不顾及正走在人行横道线上的行人,一路向前狂奔,路人稍有躲闪不及,便会大祸临头.还时常发生遇绿灯亮正走在人行横道线上的行人突然遭遇不知从什么地方飞窜而来的汽车,被吓得魂飞胆散,防不胜防.
再者就是汽车闯红灯很普遍地存在,也没有见有什么有力的措施加以强行地制止.形成这种交通特有的现象,使交通法规形通虚设,这明显地反映出法制不建全.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复杂,像加拿大和美国的城市一样,坚决执行,在一切的十字路口遇红灯不管是行人,骑自行车,骑电动自行车的均与汽车一样对待停在斑马线上,等绿灯亮后,才得通过.这样坚持下去交通就会有章法了,秩序也会很快改观.
的确,我游览了成都城还有一个感觉,便是成都城还是一座汽车到处随便乱停车的城市,人行道上,路边上随处可见到处乱停的汽车.有一次我们在一家餐馆用完餐出来,顺便步行回家.我沿着人行道往南走.街的这一带都是餐馆,空气中炒菜的油烟味是很浓重的.每隔着一家餐馆的门前人行道上就停满了进餐者的汽车.人行道也被阻塞住,常常只好绕道而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小贩占道摆摊经营也很严重,据称有新闻报道过,城管对占道摆摊经营的小贩处置粗暴,导致公众不满,现在城管摄于公众的压力,不大敢管,而放松了对小贩的管理.因此占道摆摊经营的小贩在这座都市里就畸形繁荣.交通益发显得阻塞了.还有特别是在夜晚,在歌厅,舞厅,俱乐部,酒巴门前的人行道上更是随便毫不介意的停车.为本来交通阻塞的困境更添加了困难.
别的什么创建成都为世界级现代田园般的城市,打造亲水活水的成都,那些宏伟的惊人的规划暂且别提了,单为重观聸起见,对这座城市交通的整顿似乎是刻不容缓了.然而专爱进行理论指导的先生们却把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宏伟的规划蓝图上, 而让市民们出行难的与之宏伟的规划相比是显得那么微末.却没有更积极性的建设性工作来解决,如果真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更和市井生活接近,更能打造一个和谐社会了.
国内高速的[城市化],令47%的人口,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一个城市可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成都市的城区,特别是繁华的大街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人,成都,我看是一座标准的中国西部城市,它风韵多彩,有山,有水,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长于饮食文化,好客,然而最典型的,却是人多,人多,到处都是人, 到处都是永远川流不息的人群.繁华的街市上永远都是人多得惊人,多到肩摩踵接的程度.城市的人口已增加到了1060万人,早已超出了城市能容纳的能力, 就拿基础设施、就业、交通、住房,犯罪率的攀升等内容来说,都是成都这座城市不堪承受的。不知道这样城市人口爆炸式地发展下去,会成为什么样一种结果?
虽然成都在城市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一直在朝前发展,已经快扩展到邻近的温江县了,已修了绕城的三环路后,但有人告诉我即将修四环路,而且已开始规划五环路了.我觉得中国除了东北的北大荒外,再没有成都平原这样肥沃的土地了.平坦,土地黑幽幽的,水到渠成.一切都具备了盛产农作物的条件;但这一切正在离我们远去,却不免怀着无限的恋慕年少时所见的田园风光和秋季丰收的盛况.
成都是四川省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街市的建设已经修得较现代化了.但建筑倒没有什么特点,单从表面上看来,就是高大灰蒙蒙的青灰色的一片水泥的森林,有的地方颇显得杂乱无章.市中心绿化地带和必备可供休闲的广场几乎没有,特别茂盛而壮大的路树复盖的街路也少.成都城区的本应该绿化的土地被占用来修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的公寓大楼.大量交通工具多用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出租车少,在交通高峰期间,很难搭乘.原有人力的三轮车,现被取缔.不许上路了.路边常见进城的农民买的电动三轮车兜客,属不合法,常遇城管和交警执法被没收.
要说的话都感觉有点啰嗦,然而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心境一镇静,思虑苏活了起来,但毕竟心里想到的总是寄希望于故乡成都,尽快地完美,完善起来,成都毕竟在发展的轨道上全高速地飞跑,很快就会将旧的成都抛在我们后面.成都的前景,我相信今后回更加灿烂辉煌的.
2010年5月26日完稿